2007年7月27日 星期五
提高生殖率,不能少鈣!!!
2007/06/04 09:07記者:【張翠芬/台北報導】
不孕夫妻應如何攝取營養?吳教授表示,在各種營養素中,鈣對男女的生殖能力有重要影響,因為男性缺鈣,精子不能發育成熟,精子活動會變得遲鈍;女性缺鈣,卵子無法受精。
另外,番茄、胡桃、雞蛋、胡蘿蔔等含有較多的維他命A、E,可防止性慾減退並增強 生精作用;香蕉、菠菜、栗子、葡萄乾、甘薯等含維他命B6,可影響男女荷爾蒙分泌;火雞肉,鮮魚、大麥、芝麻、瘦牛肉、蝦類含菸酸,能使皮膚血管擴張充 血,提高性感覺;花生、菇類、豌豆、胡椒、葡萄及花椰菜,有助增加性興奮和高潮;榖類、大豆、芝麻、蜂蜜、海藻、魚貝、魚乾、燕窩、啤酒酵母,含鋅、鎂、 鈣、錳等元素,能強化肌肉收縮,增強性慾。此外,大蒜,牡蠣、蚵仔、海參、韭菜、辣椒、芋頭等食品,也可適當選用。
★五子登科 助孕藥膳
吳教授也提供一道「五子登科」助孕藥膳供參考:
材料:菟絲子10克、蛇床子10克、女貞子10克、枸杞子10克、茺蔚子10克、黨參10克、當歸10克、黃精10克。雞一隻,薑、油、酒、味精適量。
作法:
1.雞切塊,薑切片。
2.起油鍋,薑片稍炒,倒入雞塊翻炒,加酒少許,加水,燉煮。
3.菟絲子、蛇床子、女貞子、茺蔚子等包成藥包和其餘藥材一起放入雞湯中燉至雞肉透爛。
4.取出藥包,加調味料即可。
功效:補益肝腎,活血養血,滋陰補精,壯陽暖宮。男女均宜。
註:蛇床子,吐絲子,茺蔚子有暖宮生精的作用,女貞子枸杞子可補益肝腎,當歸黨參黃精可補益精血,強化暖宮、生精之力。雞的營養豐富。女性常服有暖宮助孕功效,男性常食可生精壯陽。雞也可用田雞(青蛙)代替。
2007年7月16日 星期一
牙膏中需要注意的成分(一)-----二甘醇
國家質檢總局7月11日發出《關于禁止用二甘醇作為牙膏原料的公告》。公告稱﹕近期﹐美國﹑日本﹑加拿大等國家先後禁止含二甘醇成分牙膏銷售。鑒于目前國際上沒有明確的二甘醇在牙膏中使用及限量標准﹐我國絕大部分牙膏企業已不在生產中使用二甘醇作為原料﹐為保證消費者科學使用牙膏﹐也避免出口企業不必要的損失﹔從即日起﹐牙膏生產企業不得使用二甘醇作為原料。(7月12日中新社)(chinesenewsnet.com)(chinesenewsnet.com)(chinesenewsnet.com) 這個禁用理由看上去真別扭﹕“美國﹑日本﹑加拿大等國家先後禁止含二甘醇成分牙膏銷售”﹐“避免出口企業不必要的損失”﹑“保證消費者科學使用牙膏”──禁用二甘醇的主要原因好像還是避免企業的損失﹐與消費者健康無關。(chinesenewsnet.com) 自從5月巴拿馬查出國內出口的牙膏含二甘醇始﹐內地牙膏產品相繼在美國﹑新加坡﹑中國香港遭遇安全質疑﹐不少產品甚至被停售﹐主要原因就是二甘醇可能有對人的身體有害。從這個教訓看﹐我們禁用二甘醇﹐也應該從維護消費者的健康角度作出。但從國家質檢總局的公告中好像看不到這個意思﹐而且國該局還一再強調﹕長期使用二甘醇含量低于15.6%的牙膏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。目前﹐沒有資料顯示因使用二甘醇牙膏而直接導致人體中毒的案例。(chinesenewsnet.com) 不可否認﹐使用二甘醇含量低于15.6%的牙膏可能真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。但是﹐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﹐牙膏等生活必需品的安全標准是不是也要與“國際接軌”﹐適當提高呢﹖美國﹑日本﹑加拿大等國家先後禁止含二甘醇成分牙膏銷售﹐因為他們擔心二甘醇危及人體健康。我們現在禁用二甘醇﹐也應把百姓的健康放在首位啊﹐哪怕這樣的理由言不由衷﹐老百姓聽著也好受一點。(chinesenewsnet.com) 對于二甘醇危機中的牙膏行業﹐有關部門眼中好像只有經濟損失。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秘書長相建強曾說﹕“今年我估計要減少1000萬美元﹐這是我們行業不應該受到的一個損失。”我們不能僅僅考慮二甘醇給牙膏行業帶來的損失﹐還要好好學學人家是如何重視消費者健康的。(徐經勝) (中新網)
2007年7月3日 星期二
有關化學清潔品之致癌危險與疾病新聞報導
殺菌成分[三氯沙]是否有致癌風險,還待進一步證實,不過環保(新聞、網站)團體也表示,現在日常生活中,不管洗澡,洗碗,洗手,大家太過依賴殺菌,抗菌 產品,很可能好菌壞菌全部殺光光,甚至造成抗藥性細菌,而且使用後的廢水,也很可能會污染環境,應該避免過度使用。(黃玉芳報導)
從SARS以後,抗菌產品越來越熱門,包括牙膏,沐浴乳,洗碗精等清潔產品,只要標榜抗菌配方,大部分都添加了三氯沙,主婦聯盟董事黃淑德表示,(雖然業 者都說三氯沙很安全,但是在美國環保署登記卻是殺蟲劑),而且也被列為對人體健康有風險,同時如果什麼都使用抗菌產品,很可能把好菌壞菌全部殺光光,改變 皮膚原本的免疫力。
另外,使用後排放的水,也會嚴重污染自然生態,國外曾有報導指出,含三氯沙的廢水,經過日照後,會轉換成戴奧辛,很可能透過食物鏈,再度影響到人體,因此 黃淑德認為,環保署應該適度限制三氯沙的使用,而民眾要抗菌,應該從睡眠,營養,運動等方面著手,不要太迷信抗菌產品的神效。
(二) 三氯沙成份 近似戴奧辛 聯合新聞網 記者李樹人 台北報導 94.04.18
現代人洗手洗碗盤要殺菌、洗衣服也要殺菌,真有那麼多壞菌可殺嗎?環保專家表示,過度畏懼細菌,而廣泛使用殺菌、抗菌產品,除了可能產生致癌風險,使用後所排放的水,也會嚴重污染自然生態。
主婦聯盟董事、消費品質委員會主委黃淑德表示,舉凡牙膏、沐浴乳、洗碗精等清潔產品,只要以「抗菌配方」為名的,大部分都添加了「三氯沙」(三氯沙Triclosan)殺菌防腐劑,中文常標示為「玉潔新」。
儘管製造商一再保證三氯沙很安全,事實上,(該成分的化學結構與世紀之毒「戴奧辛」及多氯聯苯很接近。在美國環保署所登記的品項為殺蟲劑)。
值得注意的是,(三氯沙容易與脂肪結合,且不易從身體排出),而一般市售所謂的抗菌碗盤等容器,很難保證三氯沙不會釋出到盛裝的食物中。
(三) 沐浴、洗面、治痘乳 誰含三氯沙?動輒500項
【聯合新聞網 記者魏忻忻、趙惠群/台北報導94.04.19】
針 對外電報導含有「三氯沙(Tricolsan)」牙膏可能致癌,衛生署藥政處長王惠珀指出,實驗室的研究情境不能直接套用於日常生活,請民眾不要恐慌,若 還是很擔心,漱口時請漱乾淨。三氯沙是合法的抗菌成分,除了牙膏,更廣泛運用於各種清潔用品中。進入衛生署藥政處網站查詢產品許可證,包括沐浴乳、洗手 乳、洗面乳、潔膚露、遮瑕膏、養髮液、防曬、乳液、去痘產品、爽足粉、乳液等,超過五百個品項都含有三氯沙,而且不乏大家耳熟能詳的知名品牌。
王惠珀昨天指出,三氯沙普遍存在於牙膏、洗手乳、肥皂等抗菌類產品中,對人體傷害還無法證實,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也未禁用,她認為英國某百貨公司(新聞、網站)先行下架相關商品的作法,可能是太過擔心了。
王惠珀承諾衛生署將儘快了解外電內容的真實性,幫助民眾正確解讀。在答案揭曉前,她請民眾不可因噎廢食,繼續保有良好口腔衛生。
高露潔台灣分公司好來化工,以及家護牙膏進口商台灣史占美克台灣分公司,昨天起就接到各地經銷通路商的關切,他們都表示,世界各地沒有任何一個政府機構要求回收該公司的牙膏。
好來化工發言人古華光指出,國外媒體報導的研究報告,並未使用牙膏進行完整的實驗,該項實驗是針對美國自來水廠處理過程中的水,抽樣做研究,目的是為研究抗菌劑對環保(新聞、網站)的影響,這中間取出的水原本含氯的量很高。
古華光認為,這項實驗並沒有做出結論說含三氯沙成分的牙膏,在使用時會造成致癌的氯仿,只是順便提到市場中的清潔用品哪些含有三氯沙。
古華光認為,我們刷牙時間很短,口中多是口水,溫度不夠高,不太可能產生氯仿。
史占美克公司代理發言人許惟掄表示,新聞中所指稱含三氯沙的家護牙膏,台灣並沒有進口,目前僅兩件薄荷清涼牙膏,均不含此一成分。
(四) 警惕化妝品致癌 薛清《健康時報》 2003.01.21
時下,美容化妝已是女性必不可少的生活內容。化妝品丰富了人們的生活,但也可能給人體健康帶來一定的危害,從遠期效應看,其致癌毒性必須引起警惕。
化妝品中所含的香精、顏料大多是以煤焦油為原料的人工合成品,有些即有致癌作用。如口紅中的鹼性蕊香紅、胭脂中的曙紅、焰紅都有較強的致癌性。染發婦女的尿中,可發現染發劑中所含的致突變普通物質,提示了染發劑被頭發吸收后致癌的可能性。
一些激素類化妝品亦嚴重影響人體健康,如激素性護膚膏,可使皮膚呈現一過性的白嫩細滑,一旦停用將會出現更多的皺紋,更顯干癟蒼老。激素性的丰乳膏,能使 乳房迅速增大,堅挺而富有彈性,胸部平坦的女性使用后活力倍增,性欲亦增強。但是這種效果也是短暫的,經常使用,可引起內分泌紊亂,月經不調,色素沉著, 皮膚萎縮等。對有乳腺癌或宮頸癌家族史的婦女來說,可能增加患癌的危險,孕期使用亦增加胎兒的患癌機會。
化妝品進入人體的途徑主要是皮膚吸收,也可通過消化道或呼吸道吸收。口紅既可經皮膚吸收,亦可通過舔唇、飲水、進食入口,眼瞼膏、面霜中含滑石粉,常混有致癌物石棉,使用時逸入空氣,隨呼吸進入肺內易引起肺癌。
愛美之心人皆有之,但化妝品只是美容的方法之一,美容不能完全依賴化妝,抑或淡妝淺抹適可而止,或許更顯高雅庄重。孕婦、哺乳婦女和兒童應少用化妝品,尤 其不要染發、涂口紅,對于那些完全沒有護膚作用的化妝品,如口紅、眉筆、染發劑、甲油等最好不用,香水、香精只能洒在衣領、手帕上,不要直接接觸皮膚。
(五)《健康時報》 2003.01.21
1.自來水中的“殺菌劑”氯氣會放出活性氯,它與水中的污染物發生化學作用生成一種氯化物。這種氯化物可誘發膀胱癌和直腸癌。所以,粗劣處理的或氯氣味大的自來水不宜飲用。
2.含殘留農藥的蔬菜,水果。由于農作物大多使用農藥,所以出售的農產品上一般都殘留有農藥。如果食用時不清洗干淨,那些殘留的殺虫劑進入體內就會成為致癌“殺手”。
(六) 清涼一夏/頭皮鬧情緒 注意皮屑、出油、搔癢等症頭
【東森新聞報 記者葉卉軒/台北報導】94.5月
炎 炎夏日頭皮容易油膩膩是多數人普遍的困擾,但除此之外,夏日頭皮鬧情緒,所面臨的「症頭」可不只如此。根據一份最新調查發現,有近8成民眾特別容易在夏天 有敏感不適、乾燥緊繃、容易出油、頭皮搔癢、雪花片片的頭皮問題。對此,專業皮膚科醫師們特別提醒,要解決上述5大症頭,最好從維護頭皮的健康開始,有效 控制皮屑芽孢菌、預防頭皮屑。
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盧靜怡並強調,即使看不見雪花片片但感到頭皮不適,就得小心,因為自己可能已成為「隱性頭皮屑族」,這樣的情形也代表頭皮健康的殺 手-皮屑芽孢菌的過度增生,破壞了頭皮的平衡狀態,同時也是產生頭皮屑的初期前兆。至於要如何有效控制皮屑芽孢菌、預防頭皮屑?盧靜怡建議,最好的方法是 針對個人的頭皮問題與頭皮膚質,選擇溫和的抗屑洗髮、潤髮產品,徹底從每日的清潔、滋潤保養來持續調理頭皮健康。,頭皮鬧情緒除了自己感到不舒適外,由於 頭皮是臉部肌膚的延伸,因此不論是頭皮屑或頭皮出油,都會破壞一個人的外在儀表,使人顯得沒有自信,當然就讓約會對象有歸心似箭的感覺,而成為乏人問津的 曠男怨女。其實頭皮也是有表情和顏色的,因此一定要針對自己的頭皮膚質,選用適當的洗及潤髮乳來保養頭皮,才能擺脫缺乏異性緣的惱人魔咒。當頭皮呈現白屑 屑的表情時,就反應了頭皮脫屑的情形、黑嘛嘛代表頭皮搔癢、紅咚咚代表頭皮敏感、青損損代表頭皮乾燥緊繃、黃澄澄則是頭皮異常出油。
(七) 時令與健康 陰晴不定 過敏問題多 【中時電子報 】 94.5月 黃庭郁/報導
陰晴不定、忽涼忽熱的天氣,加上春夏是許多植物的花季,耳鼻喉科門診光是被鼻子過敏搞得「涕淚縱橫」的病人就比平常多出二、三成。醫師提醒要避開過敏最好 能關閉窗戶,杜絕花粉,外出時戴上口罩,再不行就只好看醫生服用抗組織胺藥物,熬過過敏高峰。
振興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薛智仁說,鼻子過敏本已是耳鼻喉科大宗,這幾周季節性過敏的病患更是明顯增加。病人上門多半深受打噴嚏、流鼻水、紅眼睛等症狀所苦,嚴重的晚上鼻子會塞到沒法睡覺。
這類病人平日多半不大有過敏症狀,但逢春夏交替就會大發作,而且可能持續一、二個月,待入夏就又恢復正常。很多人擔心抗組織胺藥物吃了會打瞌睡,但醫師強調,現在有不嗜睡的改良劑型,不用太擔心。
除了鼻子過敏,皮膚出狀況的也很多,台大皮膚科臨床教授吳英俊指出,春夏交替溫溼度都在改變,異位性皮膚炎、香港腳、過敏與青春痘都會大發作,門診現在病人就已經一堆。
吳英俊說,異位性皮膚炎一年發作兩次,這波春夏交替的發作是最嚴重的,包括手腕、腳踝、臉、額頭都會發癢,起紅疹水泡。香港腳也是一樣,梅雨季節溼度大,溫熱環境會讓潛伏的黴菌活過來。另外,溼熱天氣加速皮脂代謝,但皮膚假使不通暢,青春痘也會變得旺盛,困擾不少。
他指出,換季其實是在檢驗平日皮膚保養做得好不好,之前沒注意,現在就會吃苦。除清潔功夫不可少,此外,建議這陣子盡量穿著吸汗的衣料,而且最好著短袖加上薄外套,已隨天候變化保持變裝彈性。
(八) 預防腸病毒有三寶 衛署:吃得巧、 動得好、 勤洗手
【東森新聞報 記者蔣文宜/台北報導】94.5月
炎 炎夏日是腸病毒(新聞、網站)旺盛的高峰期,又對廣大的學童造成嚴重的健康威脅,據疾管局資料顯示,今年至今,腸病毒重症案例已達13例,衛生署疾管局與 「麥當勞叔叔之家兒童慈善基金會」持續第8年合作,28日上午於北市吉林國小展開宣導腸病毒「洗洗、動動、健康GOGO」首場活動。
記者會現場,衛生署署長侯勝茂化身「健康超人隊」隊長,推廣洗手運動,親自示範正確「洗手5步驟」──「濕、搓、 沖、捧、擦」。
由於夏季是腸病毒活動旺盛的季節,因此衛生署提出「健康三法寶」,除了繼續強調「洗手」這個基本的防疫動作外,更要教導小朋友養成「均衡飲食」及「規律運動」的好習慣,如此才是增強身體免疫力的不二法門。
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表示,腸病毒對幼童的傳染性極強,尤其今年腸病毒感染的兒童多為5歲以下幼兒,因此預防腸病毒最佳方法為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,正確採取「濕、搓、沖、捧、擦」洗手5步驟。
其中除要勤洗手、飲食均衡外,衛生署也提醒,在腸病毒流行期間應避免出入公共場所;注意居家環境的清潔與通風;玩具常清洗,不放到嘴巴裡;經常量體溫,發現發燒盡速就醫;多運動增強抵抗力;家長由外返家要洗手再接觸幼兒等,以有效降低傳染機率。
(九) 登革熱來勢洶洶,南台灣病媒蚊指數去年同期三倍 94.5月【中廣新聞網 jong】
登革熱疫情來勢洶洶,儘管高峰期還沒到,但是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表示,南台灣目前的登革熱病媒蚊指數,和去年同期相比嚴重三倍,呼籲地區衛生單位提高警覺,落實社區動員機制。
南台灣去年總共出現三百六十多個登革熱病例,造成不小的傷害,今年的情況也沒有好轉。
衛 生署疾病管制局今天在台南召開〔南部五縣市登革熱防治研討會〕,疾管局檢討,南台灣民眾警覺度不足,無法主動清除滋生源,造成流行期超過半年,疫情無法控 制,甚至波及鄰近縣市,同時社區動員機制相當不完善。因此今年雖然還沒到八月高峰期,但是和去年同期相比,今年登革熱的病媒蚊指數比去年同期要嚴重三倍左 右。疾管局表示,今年的社區動員機制將以競爭的方式來涵蓋更多縣市,同時呼籲各衛生單位落實新啟動的社區動員機制。再過三個月就是登革熱高峰期,疾管局希 望南台灣今年能夠有效阻止登革熱擴散。
(十) 疥瘡------皮膚過敏搔癢症狀〝疥瘡〞是一種令人厭煩且奇癢無比的高度傳染性疾病。病原蟲是非常微小,肉眼難見的疥蝒(Sarcoptes scabies)
疥蟲。它除了經由人與人之間皮膚直接接觸而感染外,亦可介由衣物或被單等媒介傳染。疥蟲在侵入人體表皮內寄生,形成爬行洞穴。疥蟲本身並無毒性也不分泌毒 液,但是蟲體在表皮內成長繁殖,產生代謝物及卵,進而引起皮膚過敏,造成持續嚴重搔癢症狀。通常病患在感染初期只在皮膚上產生數個白色小丘疹,病人大部份 會誤認為一般濕疹,經過塗擦濕疹藥膏和忍不住地搔抓後,非但不見情況好轉,卻反而症狀加劇和病灶擴大惡化,造成類似全身性濕疹。在這期間如果共同生活的親 友和親近的同事愈來愈多成員有相同症狀,就必須高度懷疑是否遭到疥蟲感染,應立刻尋求皮膚科醫師協助鑑定和治療。
無論男女老幼皆有機會患疥瘡,尤其好發於人群密集的環境,包括監獄、軍隊新兵訓練中心、安養中心、宿舍。當然災區臨時收容所也很容易造成流行。疥蟲喜愛寄 生的部位在指縫間、手腕、腰臀部、腋窩、女性乳下及陰部,引起搔癢,造成全身性癢疹,甚至在男性陰莖及陰囊形疥瘡性肉芽腫。但是它還蠻顧及病人的顏面,除 嬰幼兒外不易侵犯臉部。一般疥瘡病患身上約有三至五十隻雌疥,但在結痂性疥瘡(Norwegian scabies)病人則有數千隻雌疥寄生在表皮中,此類病患具有高度傳染性,應積極謹慎治療。
治療疥瘡首先要將疥蟲殺死或趕出身上,再進一步治療疥蟲留下劇癢的過敏濕疹病灶。在病患衛生清潔方面包括徹底洗淨身體皮屑,然後將衣物及被單等用沸水消毒 或密封在塑膠袋中兩個星期,讓疥蟲自然餓死。這樣可清除表皮上或身邊的疥蟲。表皮內疥蟲則需要外用殺蟲藥膏治療。與病患經常接觸或共同生活的親友同事,若 是有相同或類似症狀時必須同時治療,以免繼續相互傳染。疥瘡感染在治療後,皮膚搔癢的情形常常依然存在,原因是在表皮內已死亡的蟲體和蟲卵造成皮膚過敏現 象,後續治療包括內服及外用止癢藥物。
疥瘡不僅造成令人煩惱的劇癢及難看的皮膚病灶,而且徹底治療需要勞師動眾。臨秋冬時,又是疥瘡流行的季節,要格外注重個人清潔衛生,若有皮膚問題,切莫盲目擦藥,要立即就醫,即可遠離疥瘡。